2016年9月24日 星期六

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 (2) -- 張宏杰

我發現醫師在台灣是一個被過分強調道德的行業,一般老百姓和社會輿論傾向從一種道德的觀點來看待醫師。我深深覺得這就是儒家思想被扭曲之後所帶來的結果,扣上道德的大帽並壓低薪水,把專業的價值用虛無的醫德貶抑,換來的是人才的流失,醫療品質的逐漸低落。但這不僅是大眾和輿論的問題,而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被儒家的道德綱常扭曲失去了彈性,看以前國文課本裡提到孔子對顏回「簞食瓢飲,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」的推崇,還有像「陋室銘」這樣的文章教育我們的底層道德思想,當這種思想被高壓的皇權做為打壓讀書人和官員低薪的理由時,恰恰是腐敗的根源。

這種抑制商業甚至是抑制追求財富的想法,使一般人內心對財富的追求帶有種發自內心深處的道德鄙視感,卻漠視著越高的能力能帶來越高的財富,越高的財富能創造出更高的價值這樣的事實,我們往往把商人和奸詐狡猾之徒做了一些不恰當的連結。

我們也可以觀察到衛福部對公費生的期待,他們期待的是史懷哲,而不是能躍上國際舞台的醫師科學家,可是我們國家難道真的需要史懷哲嗎?偏鄉的醫療困境是靠培養出史懷哲來解決的嗎?


另外我們也可看看公家機關和軍隊裡對評鑑、高裝檢的態度以及過分的階級意識就可以知道,在這種組織結構和思想模式之下往往出現想粉飾太平逢迎拍馬的人。從歷史的經驗看來,越想要用道德和重刑來壓抑,情況是越糟,如明朝最後就走向流寇四起,易子而食的人間煉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